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高薪岗位激增409%,年轻人正涌入这个新兴行业

2025.06.27



“缺人”,是机器人赛道爆火之下的一个缩影。


在科技创新浪潮的推动下,机器人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智联招聘最新发布的《2025年机器人产业人才发展报告》显示:国内机器人产业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9%。

默认标题__2025-06-26+15_05_47.png

PART  01

机器人产业整体情况


报告显示,2025年前5个月,国内机器人产业整体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6%,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2%,实现供需双增的良好态势。而在这其中,人形机器人领域表现最为亮眼,招聘职位数同比增长409%,求职人数同比增长396%,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png

图源:智联招聘


这一现象背后,是技术的快速迭代与市场需求的爆发。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具身智能成为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趋势,智能制造、养老陪伴等需求日益增加,推动了人形机器人企业的商业化落地。


截至2024年12月底,全国智能机器人产业企业数量已达45.17万家,较2020年底增长206.73%,呈显著上扬态势。企业数量的快速增长,进一步催生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PART  02

岗位结构揭示产业阶段特征


机器人产业相关岗位可划分为技术岗、生产岗与销售岗三大核心类别。目前,技术岗位占比最为突出,2025年前5个月,招聘职位数及求职人数在总体中占比分别为62%、71%,远超生产岗位和销售岗位。


默认标题__2025-06-26+16_00_42.png

这种分布特征反映了我国机器人产业当前所处的发展阶段:仍处于技术研发与场景验证的关键期,尚未进入大规模批量生产阶段。


因此对技术研发、系统调试及解决方案优化等环节的人才需求更为迫切。


在技术岗位中,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机器人调试工程师、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等招聘涨势较好。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领域,机器人算法工程师、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招聘职位数分别同比增长479%、239%,呈现 “井喷式”增长。


高薪抢人:技术人才身价飙升


随着人才争夺战的白热化,机器人产业特别是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技术岗位薪资水平水涨船高:

🤖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平均招聘月薪达25368元

⚙️人形机器人领域算法工程师平均月薪高达31512元

📈拥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平均招聘月薪达38489元


部分头部企业的核心岗位薪资更具竞争力。例如,宇树科技为深度强化学习算法工程师开出的月薪范围达4万-7万元,按13薪+计算,该岗位年薪最高将超过90万元。


微信图片_20250626160314.jpg

图源:智联招聘


对于求职者而言,机器人产业中的不同岗位竞争状况差异显著:

🔽低竞争岗位:导航与定位工程师(竞争指数15.6)、机器人算法工程师(12.5)和仿真工程师(10.5),这类岗位门槛高,高端人才稀缺

🔼高竞争岗位:测试/验证工程师(50.2)、机械结构设计工程师(40.3)、机器人调试工程师(39.0),这些岗位技术门槛相对较低,求职者众多


人才画像:年轻化、高学历特征显著


机器人产业求职者呈现明显的年轻化特征。数据显示,35岁以下求职者占比高达72%,其中16-24岁占29%,25-34岁占43%。


年轻群体在拥抱新技术、算法开发与软件迭代等领域具备明显优势,与技术岗位对创新活力和快速学习能力的需求高度契合。


微信图片_20250626170533.jpg

图源:智联招聘


学历方面,机器人产业求职者中,高中及以下、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人才占比分别为2%、28%、59%、10%,本科及以上占比达69%,较机器人产业总体求职者高出3个百分点。


这种差异源于技术岗位对复合型能力的特殊要求。以机器人算法工程师为例,其工作内容深度融合数学建模、深度学习框架应用及产业场景落地能力,因此对人才的系统化专业知识储备与前沿技术创新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人才争夺战:企业各显神通


面对巨大的人才缺口,机器人企业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吸引优秀人才:


众擎机器人创始人赵同阳在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论坛上直接打起了招聘广告,称公司正好要招具身智能大脑方向的人才。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公开表示:“非常缺人。各种岗位包括文职、采购、销售技术、研发市场都很缺人,欢迎所有人的加入。”

蚂蚁集团等科技巨头也纷纷下场,在招聘平台开放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


微信图片_20250626145632.jpg


在这场人才争夺战中,谁能在人才储备与梯队建设上抢得先机,谁就可能在未来的机器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


区域格局:京沪深领跑,新势力崛起


从区域分布看,机器人产业人才供需呈现出明显的区域集聚效应。以核心的机器人算法工程师岗位为例,北京、深圳、上海位列招聘需求前三。


具体来看,北京、上海机器人算法工程师需求主要集中在IT互联网领域,深圳主要集中在汽车领域。


京沪深凭借雄厚的经济基础、密集的高端研发资源及完善的产业链生态,在各自的重点产业开展机器人业务,带动了相关人才需求。


同时,南京、长沙、杭州等城市近年来机器人产业发展表现亮眼,带动了包括算法工程师在内的人才需求大幅增长。例如,杭州的宇树科技、云深处科技以具身智能技术闻名,在人才吸引力方面展现出强劲竞争力。


PART  03

未来趋势:跨界融合与能力升级


随着机器人产业逐步从研发走向应用,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一位机器人企业高管表示:“两年前我们只招算法,现在我们更看重候选人是否懂如何把算法变成产品,甚至是否能理解客户现场的能力。”


那些具备算法基本逻辑,又有工程机械化落地能力的“桥梁型”人才成为企业迫切需要的类型。企业开始希望人才既能理解深度学习算法的运行逻辑,又能与机械工程团队高效沟通,并具备一定的产品思维。


高薪抢人、跨界求才、区域竞逐……种种现象背后,是产业从实验室走向广阔天地的迫切渴望。这场围绕“最强大脑”的争夺,才刚刚开始。



素材来源:官方报告 / 网络新闻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21-60430600